标点论

今天早上和朋友闲聊,谈到了关于网上常用的标点符号误用的问题。比如用“。。。”或者“,,,”来表示省略号,文字中使用大量感叹号,用空格代替一切标点符号,或者干脆一个标点符号也不加,等等。在聊的时候,我说了几个我不喜欢这样用法的理由,包括让人看着头大,以及给人一种这么使用标点符号的人文化水平低的印象等。而朋友则表示,这样的用法打起来方便,并且简单聊天而已没必要计较这个。确实有道理,并且我“文化水平低”这样的说法还有点居高临下的感觉,甚至有种我看不起朋友的感觉,不太妥当。

但是我还是觉得问题的核心好像仍然有些缺失。仔细想了想,我想核心应该在“尊重”二字上。

聊天时,或者交往时,我觉得给予对方足够的尊重是很有必要的。具体地说,尊重应该体现在愿意为对方花时间上。比较亲密的人,那就愿意为 ta 花多一点的时间;生疏的人,就不为 ta 花多少时间。体现在标点符号上,就是你是否愿意为正在聊的这个人多花一秒钟打个正儿八经的省略号,而不是三个句号。类似的,如果你发现和你聊天的对方只愿意打三个句号给你,你可能就会感觉自己在对方心里并没有那么重要。

不过这也不见得是对方有意为之,可能只是现在网上这样的用法实在太过普遍,以至于认为这样的用法是完全没问题的,至少在一般交流的时候使用是没问题的——换句话说,用在正式场合是不合适的。为什么用在正式场合不合适?因为正式场合你肯定希望自己对话的对象感到自己被尊重,所以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不过在网络上,根据我的身边统计学,标点符号的用法和发表者的文化程度确实有比较大的相关性。我比较常看和菜头的公众号,他文章的评论区可以说是非常有代表性,里面充斥着大量不愿意好好使用标点符号的人。而这样的人,仔细看他们的留言的话,你就会发现他们往往是自我为中心的、不顾及他人感受的、缺乏逻辑思维能力的人。而他们不尊重别人(主要是和菜头)的真实想法,就通过标点符号体现了出来。是否乱用标点符号,体现了你对你说的话有多严肃,体现了你是否尊重你正在说话的这个人。

不过,我的意思并不是说不应该用网络语言。我认为网络语言不断产生和消亡,体现了汉语是一门活的语言。当年法国人搞过法语纯洁化运动,排斥新的用法和外来词汇,最终导致了法语的活力下降,以至于失去了世界语言的地位,被灵活的英语取代。汉语不应该像法语那样。你可以说我守旧,但是我还是觉得现在我们的网络语言有点过火了。标点符号相对而言还算是小事,但是“典孝麻文学”等各种打标签的话语,正在让许多人失去思考能力,丧失逻辑思维(呃……没准一开始就没有),取而代之的是群起而攻之,是简单的标签,这样的害处轮不到我说,有太多人论述过了。我认为造成这样现状的原因之一,就是标签式的话语用起来太方便了,你不需要思考就能使用。如果人人说话前都抱着对自己的话负责任的态度,抱着对对方的尊重,那么中文网络环境就能好很多。从哪里开始呢?不如就在下一次发言的时候,多花一秒钟打一个正儿八经的省略号吧……

评论

  1. 除了打起来更方便,在含义上,我认为“。。。”也比“......”有着更强烈的对“无语,无奈”的表达。我更倾向于把“。。。”当成类似于颜表情的符号来用,一个表情自然没有上升到是否尊重的高度。当然,这也和每个人的接受程度有关,我记得是小学时,就有同学相互发三个句号,可能对用句号还是标准的省略号不怎么敏感了......

    回复删除
  2. 简单讲两句(🤔
    1. 书写来源于工具,标点的写法的变化来源于输入方式的变化,不喜欢打标点是因为手机输入标点不方便,这是最核心的原因。如果是手写或者键盘输入我很愿意输入完整且正确的标点;
    2. 打标点和尊重无直接关联。尊重可以体现在时间上,但愿意花时间不直接体现在是否愿意多打标点。甚至我可以说,越亲密玩得来,我越少打标点,越疏远有距离(比如老板老师)我反而会老老实实打得非常规范一丝不苟,这就给人压力了。亲密的聊天不应该给双方太多压力。至于正式场合应该使用规范标点,是因为场合约束了你的行为。
    3. 现代的标点规范是建国后才最终形成规范的,由推荐性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GB/T 15834-2011)》(http://c.gb688.cn/bzgk/gb/showGb?type=online&hcno=22EA6D162E4110E752259661E1A0D0A8)规范执行。虽然我们现在基本约定俗成了各种标点的规范用法,但它们仍然只是刚形成100年左右的新东西。某种程度上讲,标点符号使用还在不断演变和优化过程中。
    最后,中文标点实际是为表达辅助的。不应过于苛求他人在标点上的表现,重要的是交流内容能否传达清楚。

    回复删除

发表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搭建你自己的“云游戏”

SSH可以做任何事情!